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偵測異常、即時介入 減輕認知功能衰退 腦部健檢趁早做 有望延緩失智發生

偵測異常、即時介入  減輕認知功能衰退 腦部健檢趁早做  有望延緩失智發生

楊雅馨

健康

shutterstock

1404期

2023-11-15 14:06

導演侯孝賢傳因罹失智症退休,然而失智症不屬於正常老化,而是大腦疾病。任何疾病都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若擔心失智症,有必要做「腦血管認知健檢」嗎?

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調查發現,六十五歲以上失智症盛行率約八%,也就是每十二人左右就有一人為失智者。

 

失智症又分血管型失智、退化型失智。台大醫院神經部神經及腦血管病科主治醫師、健康管理中心主治醫師范淞斌說明,前者主要跟血管有關,如腦中風、遺傳性腦部小血管疾病等;後者有阿茲海默症、額顳葉型失智症等。

 

儘管各大醫院相繼推出「腦血管認知健檢」,訴求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然而,《阿茲海默症預防雜誌》(JPAD)二○二三年十月發表〈美國醫療保險〉,首度針對檢測輕度認知障礙(MCI)研究顯示,僅八%病例獲診斷,這表示有高達九二%的病人未能被早期診斷!

 

逾65歲可健檢  評估非診斷

 

對此,范淞斌指出,輕度認知障礙除了病人自我的認知功能,還牽涉篩檢、診斷工具及醫師的主觀判斷等因素,是有可能面臨檢出率偏低的問題。

 

到底該不該做腦血管認知健檢?范淞斌提醒,首先個案在檢查前要有正確觀念,此為失智症的風險評估預測,並不能當作最終診斷。據失智症最新診斷準則,需評估病人的認知或行為症狀、生物標記即大腦有異常的類澱粉蛋白(amyloid protein)及濤蛋白(tau protein)堆積且經過正子造影、腦脊髓液或血清學檢查,及腦部結構影像檢查,才能給予臨床分期。

 

由於阿茲海默症通常發生在六十五歲以後,范淞斌建議,六十五歲以上長者或有阿茲海默症家族史、頭部外傷、三高控制不佳等高風險族群受檢;檢查正常者,三至五年後可再做一次,若有異常,可針對問題檢測、追蹤。

 

關於腦部健檢:心理檢測如蒙特利爾認知評估(MoCA)、憂鬱量表。生化血液檢查如評估神經系統重要營養素——維生素B12、葉酸、維生素D、鎂;與感染、內分泌相關之梅毒、甲狀腺素;與中風相關的D—二聚物、S蛋白功能、C蛋白功能等。影像學檢查有頸動脈超音波、腦部磁振造影等。

延伸閱讀
阿茲海默症權威談長照:不是主照顧者,你對失智家人能做的最大貢獻,就是支持每天照顧他的人
阿茲海默症權威談長照:不是主照顧者,你對失智家人能做的最大貢獻,就是支持每天照顧他的人

2023-11-12

76歲侯孝賢證實罹阿茲海默症!兒子發聲:確診後遺症超出發展…手上電影無法執行「但經典不會遺忘」
76歲侯孝賢證實罹阿茲海默症!兒子發聲:確診後遺症超出發展…手上電影無法執行「但經典不會遺忘」

2023-10-25

「巴氏量表」放寬3族群,失智症不用再去診間評估了!60萬辛苦家庭受惠、最快這時候上路
「巴氏量表」放寬3族群,失智症不用再去診間評估了!60萬辛苦家庭受惠、最快這時候上路

2023-09-13

布魯斯威利罹患額顳葉失智症,與阿茲海默症有何不同?醫師分享53歲台商失智歷程嘆「無藥可醫啊」
布魯斯威利罹患額顳葉失智症,與阿茲海默症有何不同?醫師分享53歲台商失智歷程嘆「無藥可醫啊」

2023-02-18

 預防中風、認知功能衰退 專家建議做頸動脈超音波檢查
預防中風、認知功能衰退 專家建議做頸動脈超音波檢查

2019-11-05